
Space Up
4 Sept 2025
Visual clutter slows down the search process. Use the five-step method of "clearing - grouping - proximity - labeling - resetting" to restore the usability of dining tables and work desks; combined with cable management and three-compartment document storage, maintain a 2-minute reset every day.
一、痛點:桌面永遠是「暫住倉」

信件、文具、充電器、玩具、餐具輪番佔位;想吃飯或開電腦,總要先清一遍。這是因為缺乏明確的入口/出口與例行復位儀式,桌面只會累積「待處理」。
二、底層原因:沒有定義「住戶資格」與「搬運路線」

若任何東西都能暫住桌面,且沒有一條回流的動線,桌面自然長期擁擠。必須明確:哪些模組可住、住多久、住完去哪裡。
三、五步清空法(一次到位)

1|清空(物理歸零)
限時 10–15 分鐘把桌上所有物品移至地上或大箱,不做去留判斷,先顯露「真正的桌面」。
2|分組(建立模組)
分為:郵件文件、常用文具、電子周邊、充電、雜物、餐具。用 A4 紙寫用途詞,放在各堆上作臨時標示。
3|就近(把模組放回最合適位置)
工作桌:常用文具進第一層抽屜;電子周邊於桌下抽取盒;充電站固定在桌邊夾具或集線盒。
餐桌:餐具回餐具抽屜與上餐推車;郵件不得回餐桌,移至玄關文件三格。
4|標示(兩級即可)
書房|文具常用/書房|充電站/玄關|待處理文件。字體≥24pt,貼在手經過與視線易達處。
5|固定復位(2 分鐘儀式)
工作桌:收工前清到可放 A3 紙;文具回第一層,充電器回充電站。
餐桌:晚餐後全清空、抹乾;未處理郵件移至玄關「待處理」。
四、線材與設備:最大干擾的兩個源頭

集線盒/桌邊夾具:把變壓器與多餘線長收納於盒內,出線位固定。
無線鍵鼠+螢幕支架:釋放桌面可用面積;螢幕底可作臨停位。
多口充電器+短線:把多裝置集中至一點,避免線材遍地開花。
五、文件三格:給紙張明確出口

待處理:需行動(繳費、簽字)。
本週:已處 理但需留意。
存檔:掃描或歸檔後離開桌面。
入口固定在玄關,餐桌拒收。
六、維持與評估

2 分鐘計時:形成肌肉記憶。
指標:找物<30 秒;桌面可隨時展開 A3 工作。
事件觸發:線材再度蔓延或紙張重回餐桌,立即檢討入口/出口設計。
建議清單
清空 15 分鐘
分組貼用途詞
工作桌/餐桌按就近回位
貼兩級標示
每日 2 分鐘復位
如果您對空間整理有興趣,請查看Space Up的 專業家居整理服務 來獲得更多幫助。
常見問題
問題1:桌面很大,愈清愈想放?
答:以「A3 可用面積」為底線;超出即回收至抽屜或充電站。
問題2:孩子在餐桌做功課?
答:準備「功課托盤」,完成即整盤移走,餐桌恢復用餐功能。
問題3:多設備辦公如何不雜亂?
答:一個多口充電器+短線,週末把臨時設備收至抽取盒。
整理, 服務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