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Space Up
27 Aug 2025
Aesthetically pleasing shelving units are most vulnerable to being overcrowded and tipping over. A "20% display + 80% storage" approach, along with proper weight distribution and securing, reduces cleaning burden and the risk of moisture damage, while also enhancing safety.
一、痛點地圖

視覺雜亂:每層塞滿不同高度的物,前排遮住後排。
取放困難:物件堆疊不穩,抽一件倒一片。
潮塵困擾:書與布料長期外露,香港濕熱易受潮發霉。
安全風險:高層擺重物、層架未固定,容易傾倒。
二、底層原因:把「展示」與「儲存」混為一談
開放層架易被當成萬能平台,什麼都放,結果展示變雜貨攤;外露增加清潔成本與受潮風險。應先區分展示(可看可賞)與儲存(穩定好取)兩種邏輯。
三、層架收納 4 原則

原則 1|20% 展示 × 80% 收納
展示只保留最想被看見的 20%(例如書封面、模型、旅行紀念)。
其餘改用抽取盒/半封閉盒放在後排或下層,形成整齊的「視覺底色」。
原則 2|風隙與氣流
層架物品後緣離牆 1-2cm,確保空氣可以上下流動,降低潮氣積聚。
必要時在背面加防潮墊
原則 3|載重與重心
重物放下層靠後;上層留給輕物與展示物。
兒童家庭建議在層架上沿加L 型固定片鎖牆,或選用穩固落地架;地面不平請先調平腳墊。
橫向層板的支撐距遵循廠商建議,避免中段下垂。
原則 4|前低後高的「可視階梯」
後排物件以略高的抽取盒承載,前排以低邊盒或直立擋片,形成視線坡度。
書籍可「背向外」以利散潮與辨識;珍本書加乾燥包與抽取盒,遠離濕牆。
四、實作步驟(120 分鐘)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