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Space Up
2025年7月16日
你有否試過明明花了大半日時間執屋,幾日後屋企又「亂晒龍」?又或者衣櫃同書枱總是半清半亂,永遠處於一種未完成狀態?其實,可能你已經不知不覺間中了心理學上的「蔡格尼克效應」(Zeigarnik Effect),即是俗稱的「未完成詛咒」。
甚麼是「蔡格尼克效應」(未完成詛咒)?

蔡格尼克效應(Zeigarnik Effect)是心理學家蔡格尼克發現的現象,簡單而言,即是大腦會對「未完成的任務」特別在意,甚至持續念念不忘,相比已經完成嘅事情更難以放下。
舉例來說,如果你的書枱或者衣櫃經常維持半亂半整潔狀態,大腦潛意識就會不停提醒你:「親~你還有未做完的事情啊!」這種未完成的焦慮感長期累積,會令你精神內耗,降低生活的整體效率和質素。
怎樣破解蔡格尼克效應帶來的「未完成感」?

以下提供3個簡單而實用的方法,幫你逐步打破「未完成詛咒」,輕鬆找回家居清爽同心理平靜。
1. 原始任務法
每次只集中處理一個明確範圍,例如:一個抽屜、一個櫃桶,或書枱上一張A4紙大小的空間。完成後,即刻貼上「✔️已征服」標籤,提醒自己已經真正完成,避免「未完成感 」持續纏繞。
2. 儀式感封印
建立整理checklist,每完成一區,立即用螢光筆劃掉該項任務。視覺上的「完成」感能幫助你清晰掌握進度,大大減輕心理壓力,同時增加達成感。
3. 5分鐘還原術
一旦察覺屋企開始亂返,不需慌張亦沒有拖延,設一個5分鐘嘅鬧鐘,立刻開始極速整理。短短5分鐘,能有效防止「未完成任務」的感覺重新出現,避免長期內耗。
完成,永遠比完美更重要

很多時候,我們追求的是一個過度完美的整理效果,但事實上,比起追求完美,真正完成一件細小的任務,所帶來的成就感與平靜心情,是更長久、更實在。
今日起,不妨嘗試運用以上3個小技巧,主動擺脫「蔡格尼克效應」的未完成詛咒,真正享受一個整潔、平靜又高效的生活空間。如果您對空間整理有興趣,請查看Space Up的 專業家居整理服務 來獲得更多幫助。
整理, 服務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