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hatsapp
  • Instagram
  • Threads
  • Facebook

空間整理:收納師/軟裝師是一份怎樣的職業,從市場趨勢到入行必知全指南

Space Up

2025年11月6日

當「喜歡整齊」遇上「能不能當飯吃」?很多人會問:我喜歡把家裡變有秩序、對美感也有要求,這能成為收納師並變成正職嗎?現實的難題是——熱情不等於職涯。真正困住人的,常是三個問題:1. 市場在哪裡?收納師收費如何釐定?會不會只是曇花一現的潮流?2. 這份工作到底做什麼?家政事跟清潔或裝修有何差別?3. 我要考什麼認證、累積哪些能力,才能擁有入行的入場券?本文把這個行業拆成可操作的模組,讓你在投入之前,有清晰的藍圖。

想要創建副業、斜槓,或探索職業的新方向?

一位身穿西裝的女士坐在辦公大廳的椅子上,面帶微笑,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_SpaceUp收納軟裝好幫手

在當今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中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求主業以外的新方向。這不僅是因為環球經濟變化、工作穩定性受到挑戰,更因為人們渴望多樣化的生活體驗與收入來源。副業可以成為一個獨立的收入來源,斜槓則意味著同時擁有多種職業身份,而探索新的職涯方向則能讓個人發現潛在的興趣與才能。

  • 副業的潛力:讓你發揮創意,還有助於增加收入,並且可能會成為未來轉職的跳板。

  • 斜槓人生的魅力:能夠提升個人的技能,還能擴大人脈網絡,增加職業的靈活性。

  • 發掘職涯的新方向:最具挑戰性的步驟,需要勇氣和開放的心態,去嘗試新的事物,甚至是完全不同於目前工作的領域。


市場背景與痛點:為什麼各地市場熱度不一?

白牆上有四個時鐘,分別顯示倫敦、紐約、東京和莫斯科的不同時間_SpaceUp收納軟裝好幫手

職業化程度與在地條件息息相關,可概括為四個層次:

  • 歐美(成熟):已有完整協會與專業規範,如美國 NAPO 與其對應的 CPO®(BCPO) 認證;英國 APDO 作為會員組織,提供培訓、規範與申訴機制,屬成熟市場。

  • 日本/台灣/韓國(逐步成熟):日本 JALO 把「思維先於物品」的生命整理方法推廣為專業;台灣近年媒體與公部門合作頻率增加;韓國有 KAPO 與學術社群投入,已見專業化脈絡。

  • 中國大城市(加速擴張):新樓盤交付量與中產家庭成長帶動需求,整理收納被視為獨立專業,與傳統家政分流。

  • 東南亞(起步—成長並存):新加坡、泰國等地受都會化與自我改善文化帶動,服務供給增加;但各國行業標準仍在建立中。

  • 香港(特殊結構):長年有大量外籍家庭傭工(2024 年約 36.8 萬人,占本地勞動人口約 9.6%),再加上鐘點清潔選項,日常勞動服務被部分分擔,導致整理/收納專業的教育與認知啟動較晚,市場更傾向「問題變大時或事件觸發時才求助」。


主要潛在客群在哪裡?

  1. 新手父母與雙職家庭(時間與決策疲勞);

  2. 裝修與搬遷客群(需要從裝箱到入住的「系統重啟」);

  3. 銀髮/照護家庭(安全動線與低摩擦收納);

  4. 微型商業與工作室(展示存放、動線分析、前後台分離);

  5. 「囤積傾向」需要跨專業合作的個案(與社企協作)。


市場機遇與數據:為什麼現在是好時機?

雙手捧著一個發光的燈泡,裡面有溫暖的仙女燈,在黑暗的背景下,營造出充滿希望和創新的氛圍_SpaceUp收納軟裝好幫手
  • 產業規模:多份研究機構估計「專業整理」正以中高個位數至雙位數年複合增長;例如 Verified Market Research 估計 2023 年全球規模約 110.8 億美元、2031 年上看 284.6 億美元(方法學各異,但方向一致)。

  • 亞洲需求側指標:亞太自助迷你倉連年擴張,JLL 與亞洲自助倉儲協會調查顯示自 2015 年以來面積年複合成長約 9.6%,2024 年已達 1,190 萬平方英尺,折射出「過渡期收納」與「小住宅高密度」的真實需求。

  • 專業社群成熟度:美國 NAPO 與 BCPO、英國 APDO、日本 JALO 等協會構成全球網絡,形成行業規範、能力標準與持續進修,為跨區服務與本地化提供參照模版。

解讀:當更多家庭把「時間效率、睡眠品質、情緒穩定」視為投資回報,整理/收納/軟裝的價值不再只是「奢華漂亮」,而是身心與秩序的基礎設施

收納師/軟裝師的「專業能力地圖」與工作範疇

雙手將色彩鮮豔的衣服整理在灰色和黑色的籃子裡,放在鋪有白色紋理床罩的床上_SpaceUp收納軟裝好幫手

把工作內容拆成六個範疇,較易建立 SOP 與估算報價收費邏輯:

  1. 空間規劃:量尺、平面圖、收納量估算、動線與黃金區(80–140cm)配置。

  2. 分類與定位:以「場景模組」而非純物品種類,強調就近原則/單動作抽取/統一規格,降低歸位摩擦。

  3. 軟裝與環境心理:色彩(主色+配色)、材質(織品吸音與觸感)、三層光源佈局(環境/工作/重點)、綠植與香氛的節奏。

  4. 採購與協調:同尺寸分隔盒、抽取盒、五金與燈具,重視承重/耐潮/保固,以及建議貨源、採購數量及協調服務日。

  5. 實作與教學:現場拆箱、歸位、貼標籤與說明整理時的底層邏輯(讓家庭成員學會維持的動作)。

  6. 維護與評估:事件觸發(找物>30 秒、回位卡住、清檯>10 分鐘)→ 10 分鐘內微調;每季一次「上限檢查」。


入行知識/要求:員工、自由工作者、或建立公司?

藍色指示牌上印有白色文字,在深色背景上寫著“這裡”、“那裡”和“任何地方”,指示選擇或方向_SpaceUp收納軟裝好幫手

(A)加入公司/機構

  • 適合:剛入行、需要學習團隊標準與穩定客源項目者。

  • 你會做:協助團隊到府整理、搬遷前後打包與還原、入門軟裝。

  • 要準備:基本量尺與圖示能力、良好體能與溝通禮儀、私隱意識。


(B)自由工作者(自僱)

  • 適合:已有作品集與口碑,能自行開發客戶者。

  • 你會做:上門諮詢、空間規劃、為客戶提供可行的建難方案,到府整理、搬遷前後打包與還原、軟裝建議

  • 要準備:諮詢解難,編寫建議書,排序採購物品優次時序等。


(C)建立公司(創建品牌)

  • 適合:可整合顧問+實作+供應鏈,並能做 SOP 與人員訓練者。

  • 重點:標準化服務(診斷+方案+物料表+排程)、品質控制(驗收表與照片紀錄)、跨專業合作(裝修、搬屋、社企等)。


收納師專業認證與標準

帶有校長和副校長簽署的官方文件,角落處有顯眼的紅色印章_SpaceUp收納軟裝好幫手
  • 美國 NAPO/BCPO(CPO®):以核心知識體系與實務時數為基礎的認證與倫理要求。

  • 英國 APDO:會員制與持續專業發展(CPD),重視行業標準與申訴機制。

  • 日本 JALO:以「思考先行」的生活規劃術為核心,分級認證與師資體系完善。

  • 韓國 KAPO:提供專業課程與職涯路徑(講師或顧問)。這些協會與認證的存在,代表職業化與可持續的學習路徑已形成。


哪些特質比較適合入行?

  • 同理與界線感並存。

  • 能把抽象目標拆成清晰步驟。

  • 對人體工學與色光材質敏感,並願意持續進步。

  • 手腦並用:現場體力與細節執行力。


職涯發展、工作收入與收納師服務費

雙手拿著計算器和鉛筆,放在寫有圖表的紙張上,還有一本打開的筆記本、一個鍵盤和一台筆記型電腦_SpaceUp收納軟裝好幫手

行業差異極大,比較務實做法是使用投放項目時間來釐定收納師收費:

  • 每專案拆為「診斷(1–2 小時)/設計(5–20 小時)/實作(按戶型與物量)/採購(代購服務費)/維護(季檢)」;

  • 以「成果可度量」來對齊價值:例如動線淨寬、回位步數、找物時間、照度與色溫、睡眠與情緒主觀評估等;

  • 與客戶建立透明邊界:什麼是整理師的工作、什麼交由清潔或裝修處理。


把「秩序」當成被看見的價值

當你把工作從「幫忙收東西」提升到「為生活設計一套低摩擦系統」,整個職涯就會不同。你服務的,不只是方寸之地,而是用戶的睡眠、專注、情緒與時間。這條路不容易,但非常值得——因為家一旦動起來,人就會更好地生活。如果您對空間整理工作有興趣,請查看Space Up的加入我們來認識我們的團隊。


常見誤解與修正

誤解 1:整理=清潔。

修正:清潔處理髒污;整理處理結構與決策,讓「拿取—使用—回位」變輕鬆。


誤解 2:收納就是多買盒。

修正:容器是最後一步;位置錯了、動線錯了,再多盒子也只會更亂。


誤解 3:軟裝只是好看。

修正:燈光色溫、材質觸感與聲學吸音,直接影響睡眠、專注與情緒


誤解 4:香港已經有鐘點清潔,不需要整理師。

修正:清潔減少髒亂,整理師提供的是系統與行為設計;兩者可互補、非替代。


FAQ|常見問題

Q1:一定要考取證書嗎?

A:不是強制,但證照(如 CPO®/JALO 分級)有助於標準化與信任建立;若不考證,也應建立服務準則與施工處理流程


Q2:我要學設計,還是學心理?

A:兩者皆需入門:設計面掌握平面規劃、色彩與光環境;心理面理解決策疲勞、未完成效應、囤積/依附等行為機制。初期可先以動線+分類打底,再逐步加深。


Q3:收納師如何收費才能達到高CP值?

A:把交付寫成可度量成果(找物時間、回位步數、淨寬、照度色溫、睡眠主觀分數),並附上前後照片與維護指標;客戶會更願意為成果付費。


Q4:香港市場成熟嗎?

A:香港長年有龐大的家務勞動供給(外傭與鐘點服務),因此多數家庭在髒亂層面已有解方,但在秩序與生活品質升級方面仍有明顯空間。專業整理可與清潔、裝修、搬屋、迷你倉形成協作網。


Q5:要從哪一種客群開始?

A:建議從「過渡型需求」(搬家、裝修、迎新生、長輩同住)切入,動機強、可見度高,且較能產生可複製的 SOP。

整理, 服務

最新文章

空間整理:收納師/軟裝師是一份怎樣的職業,從市場趨勢到入行必知全指南

執屋轉季:夏季轉冬季,冬天衣物與家居用品的整理收納術

不是迷信,是系統重啟!從新年執屋到把屋企變成你的「招運發財屋」

空間整理:拆解收納軟裝的哲學,如何建構具備真善美的家?

軟裝佈置:構建質感生活讓幸福感UP,租屋/二手/一手物業全攻略

打破斷捨離困局:將整理的壓力化為更好生活的助力

查詢表格

我們會盡快回覆所有查詢。你的意見和需求對我們十分重要,也期待能協助你達成更整潔、美觀、舒適的家居環境。

查詢服務

納思有限公司所有 © 2025 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