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Whatsapp
  • Instagram
  • Threads
  • Facebook

懶人收納不只是多買盒!3 招掌握「一收就歸位」

Space Up

2025年8月25日

家中收納盒一大堆仍凌亂?重點不是再添收納用品,而是把常用物放在最順手的高度與位置。用「就近原則、無蓋抽取、規格統一」三招,讓拿取與回位更省力,真正做到「一收就歸位」。

一、不是收納盒不夠,而是歸位太「費力」

雜亂的衣櫃裡,金屬架上堆滿了箱子、籃子和衣服_SpaceUp收納軟裝好生活

常見阻撓包括:抽屜一開什麼都瀉出來、門蓋難關、每次都要彎腰把整盒拉出來、用完懶得放回去。這些不是意志力問題,而是動作成本過高:步數多、開合多、彎腰多、伸手距離遠。當回位比「隨手一放」更難,人就會把物件擱在桌面或地上,於是越收越亂。


核心指標:高頻物的回位步驟 ≤ 3 步;彎腰次數越少越好;拿取與收回都在肩至腰之間完成。

二、底層原因:錯誤的優先順序

多數人先買收納用品,再找位置;或按品類硬塞(例如「全部水杯都放上層」),忽略真正使用頻率與身體可達性。結果是常用物佔不到黃金區、低頻物反而霸位,歸位就會困難。


三、3 招「一收就歸位」——低摩擦的實作

極簡風格的房間,淺色木質書架,黑色花瓶,現代雕塑,以及綠植_SpaceUp收納軟裝好生活

第1招|就近原則:把前 10 名常用物搬到胸腰區

做法:記錄 7 天,列出每天都會拿的 10 件物(如:鑰匙、常用杯、遙控器、常用保養、常用文具)。把它們移到胸—腰之間、一臂可及的位置(第一層抽屜、開放格、檯面就手位)。

細節:

  • 玄關:外出物(鑰匙/卡/口罩/雨具)集中一列掛鉤+淺盤,門邊即可拿放。

  • 廚房:常用鍋鏟、砧板、家常調味放在爐旁 60cm 內;非每日用移至次層。

  • 書房:常用文具放第一層抽屜或桌面抽取盒;備品移至第二層。


第2招|無蓋抽取:把「開蓋」這一步省掉

做法:凡是每日會用的物,盡量改為無蓋或單動作抽取,例如開放式分隔盒、抽取式薄盒、低阻力的滑軌抽屜。減少開合阻力,才會自然而然回位。

細節

  • 客廳遙控器與常用藥:放淺盤或低邊盒,避免高邊或蓋盒。

  • 浴室日用保養:立放於開放架或抽取盒,瓶身正面朝前;補充裝移至高位。

  • 兒童玩具:無蓋分類箱(大分類),收拾時間縮短更有意願維持。


第3招|規格統一:同一格抽屜只用 1–2 種尺寸

做法:抽屜與層板同尺寸分隔盒,不要東一個西一個。統一規格能穩定排列、增加可視面、減少「小盒卡住大盒」的浪費與摩擦。

細節

  • 抽屜:以最長邊作基準,選 1 大 1 小兩種尺寸,即可在多數情況下互補。

  • 層板:前後各一列,後列稍高或用抽取盒,避免遮擋。


四、情境案例:把「黑洞抽屜」在 90 分鐘內變好用

打開抽屜,裡面放著彩色筆記本、一個橘色的Nike盒子、一個佳能盒子和一個白色盒子_SpaceUp收納軟裝好生活
  1. 全拿出(20 分鐘):過期筆、乾掉筆、重複物退出或移入備用品。

  2. 分三區(25 分鐘):當日常用文具在前列;每週用放後列;偶爾用(補充裝)移高位。

  3. 規格測試(25 分鐘):用家中舊盒先排版,確認無蓋抽取順手;7 天後再購買成套尺寸。

  4. 標示(10 分鐘):只寫「用途詞」(如:文具常用/打印耗材),不寫到物件級。

  5. 清潔與防滑(10 分鐘):抽屜吸塵後鋪防滑墊,保持盒位不滑動。


成效觀察(7 天):

  • 找物是否已降到 <30 秒

  • 回位是否可在 3 步內完成?

  • 抽屜是否「一眼見底」不必翻找?


五、維持機制:事件驅動比定期大掃除更有效

身穿黑色外套、頭戴藍色頭巾的女子摀著臉,一臉憂慮_SpaceUp收納軟裝好生活
  • 找不到 >30 秒:在當下那格補一個「臨停位」或調整分類粒度。

  • 回位卡住:把蓋盒換成抽取盒;把位置從低位升至胸腰區。

  • 枱面清理 >10 分鐘:檢查是否承擔了不屬於該處的分類,把模組移走。


如果您對空間整理有興趣,請查看Space Up的 專業家居整理服務 來獲得更多幫助。


六、常見誤解與替代方案

架子上擺放著色彩鮮豔、透明的儲物箱,用於存放紙張和手工用品_SpaceUp收納軟裝好生活
  • 誤解:買更多盒就會整齊 → 替代:先移動高頻物到胸腰區,再決定收納容器。

  • 誤解:每個物件都要標籤 → 替代:只做兩級標示(房間|用途),降低維護成本。

  • 誤解:一次到位 → 替代:先測試 7 天,才成套購買,避免尺寸錯配。


常見問題

問題1:家人總不願放回原位,怎麼辦?

答:把正確位置設在「最近、最好拿、最省步驟」,錯放反而更麻煩,就能自然回位。

問題2:同尺寸會不會浪費空間?

答:統一尺寸提高排列密度與可視面;真正浪費的是尺寸不一導致的空隙與卡阻。

問題3:需要買整套品牌才好看嗎?

答:不必。同尺寸比同品牌更關鍵;外觀可後續再統一。

整理, 服務

最新文章

空間整理:收納師/軟裝師是一份怎樣的職業,從市場趨勢到入行必知全指南

執屋轉季:夏季轉冬季,冬天衣物與家居用品的整理收納術

不是迷信,是系統重啟!從新年執屋到把屋企變成你的「招運發財屋」

空間整理:拆解收納軟裝的哲學,如何建構具備真善美的家?

軟裝佈置:構建質感生活讓幸福感UP,租屋/二手/一手物業全攻略

打破斷捨離困局:將整理的壓力化為更好生活的助力

查詢表格

我們會盡快回覆所有查詢。你的意見和需求對我們十分重要,也期待能協助你達成更整潔、美觀、舒適的家居環境。

查詢服務

納思有限公司所有 © 2025 未經許可,不得轉載。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