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
Space Up
2025年9月6日
到手才發現尺寸不合、承重不足、開合不順?用「選前三問(尺寸/承重/開合阻力)」與材質比較與牆面相容表;先定位再買盒,避開最常見的踩雷。
一、痛點:照片很美,實物不對勁

抽屜盒過高,拿一件要整盒抽出;吸盤架掉落、殘膠難清;透明盒太軟變形,疊放卡住;同一櫃位塞進多種規格,視覺混亂、空間反而縮小。症結不在「買得不夠多」,而是買在定位之前。
二、底層原因:收納容器先行,規則缺席
正確次序應是「決策去留 → 定位規則 → 再選收納容器」。定位未定,任何盒型都有踩雷風險;而一旦規則清楚(房間|用途/每日—每週—偶爾),往往只需少量、同尺寸的輔助容器。
三、選前三問:尺寸/承重/開合阻力

1)尺寸:量可用長×寬×高(扣除鉸鏈與線槽)。抽屜盒高度以物件高度+2–3cm抓取空間為基準;層板深度過深需規劃前後兩列。
2)承 重:日常使用以定額載重的 80% 為上限;層板長於規格建議要增加支撐距或改用抽取盒分散重量。
3)開合阻力:每日高頻改無蓋或單動作抽取;蓋盒留給低頻或防塵用途。阻力越低,維持率越高。
四、材質比較與適用場景




